手机版 | 微信登录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各地法询 > 浙江 > 文章 当前位置: 浙江 > 文章

小龙虾配啤酒 杭州1米8的壮小伙突发急性肾衰竭

时间:2019-07-05    点击:49 次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 小 + 大

  啤酒配小龙虾,麻辣爽口,在这个季节,是不少年轻人聚会的不二选择。

  22岁的小韩(化名)是杭州高校的一名大四学生。临近毕业,同学聚会一场接着一场。5月25日下午,小韩结束高强度的长跑拉练后,洗了个澡,就去赴朋友的约了。

  当天晚上吃的就是小龙虾,几个小伙子聚在一起,还喝了些啤酒。晚上回到学校,小韩渐渐感到腰酸、乏力、上腹痛,平时酒量还可以的他,还吐了一次,一整晚都没有排尿,整个人很是难受。

  第二天一早,小韩身体的不适感丝毫没有缓解,于是,他便来到浙江省立同德医院之江院区急诊科就诊。了解情况后,急诊医生余伟军立即给他查了血生化。结果显示血尿酸达到1169umol/L,肌酐233umol/L,肾小球滤过率仅有33ml/min。

  小韩身高超一米八,身体素质很好,还长期接受体能训练,高高壮壮的。据小韩说,他平时身体很好,每年体检各项指标都正常。这意味着小韩可能是急性肾衰竭!拿到检验报告后,余伟军医师立即将小韩收入肾病科风湿内分泌科住院治疗。

  之江院区肾病风湿内分泌科医护人员在王晓丽主任的带领下立即对小韩展开救治,依据患者病史及实验室检查,胡岗副主任医师判断小韩得的是急性高尿酸血症肾病可能性大,给予降尿酸、补碱、改善循环治疗。

  入院第三天小韩的肌酐一度上升至近700umol/L,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至9ml/min,已经达到了透析指征!但是小韩的尿量由200ml/日增加到2000ml/日,这使得医护人员坚信治疗方向是正确的。

  看到血肌酐还在上升,小韩的家人曾对治疗方案产生过怀疑。胡岗副主任医师、丁慧登博士反复与病人和家属沟通:别急,治疗是有效的,可以再等等!

  果然,第五天,肌酐下降至300umol/L左右,尿酸也明显下降,小韩腰酸、乏力症状也缓解了。大家都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经过两周的悉心救治,小韩的各项指标全部恢复正常,顺利地参加了学校的毕业答辩。

  王晓丽主任介绍,急性尿酸性肾病通常发生于大量尿酸生成时,发病机制是尿酸在肾小管形成结晶析出沉积,小管液流经这些肾单位时水分被重吸收和进一步酸化,非电离状态的尿酸在这一酸性环境中的溶解度较低,在肾内形成微晶体导致“肾内积水”和急性肾衰。

  “小韩平时身体很健康,却突发急性尿酸性肾病,这是多个因素综合导致的。他当天下午进行了高强度的运动,并没有及时补水;加上那天天气特别热,整个人就处于脱水状态;此外,啤酒和小龙虾都是高嘌呤食品,进食过量会使血尿酸急剧升高,引发肾衰竭。”王主任说。随着天气越来越热,她建议,外出运动等一定要及时补充水分,不要让人处于脱水状态;此外,不要过量食用小龙虾和啤酒,尤其注意不要搭配着一起吃。

  她还提到,大量进食小龙虾还有可能患上“哈夫病”。哈夫病,英文全名叫Haff Disease,指患者食用水产品24小时内出现的不明原因的横纹肌溶解综合症。如果在食用小龙虾后,出现肌肉痛,无力,呼吸困难,恶心呕吐,肌肉强直,震颤,触痛,大汗,或有酱油色尿。要尽快就医。

  小龙虾虽好吃

  但也请适可而止!

  见习记者 陈彦汝

  通讯员 应晓燕


閺€顖欑帛鐎规繃澹傞惍浣瑰ⅵ鐠э拷

瀵邦喕淇婇幍顐ょ垳閹垫捁绁�

閹扮喕闃块幍鎾圭セ閿涘本鍨滄禒顑跨窗缂佈呯敾婵傚灏炵划鎯у兊閸愬懎顔�

上一篇:舟山客车司机开车37分钟用9次手机 被乘客举报后开除

下一篇:杭1新入职小伙获横财 请同事K歌到凌晨警察找上门

留言请遵守法律法规,文明发言、积极发表您的知识与见解。法询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法询网:XXX(署名)”,欢迎转载,但需著名来源于”法询网“,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询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如有侵权,请来函告知删除。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若因版权、失实等侵权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法询网(zxzxw@qq.com)处理。
昵称 * email 主页 验证码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吧。
推荐阅读
法询网诚征合作 | 合作网站 | 联系《法询网》 | 关于《法询网》
法询网 版权所有 欢迎合作!联系QQ/微信:350273444 6634924333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2025107284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30533号|  网络信息服务许可证:京B2-20250642  |  地址:WWW.FAXUNW.COM  |  电话:13051989012 微信:faxunwcom  |  51La